近日,各地经济数据出炉,引发公众关注。各地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继续领先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回升势头较好,一批经济发展增长极加快形成。
其中,长江经济带表现突出,沿江11个省市中,有10个省市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已公布数据的28个省份中,共有16个省市GDP超万亿元。其中,广东和江苏GDP总量均为4万亿元级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山东、浙江和河南紧随其后。
从增速上看,2018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为6.8%,西南地区云贵2省高居全国前列。贵州以10%的GDP增速,成为全国唯一双位数增长的省份,云南以9.2%位居其后。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区)还包括:江西(9.0%)、陕西(8.6%)、安徽(8.3%)、四川(8.2%)、福建(8.2%)、湖北(7.8%)、湖南(7.8%)、河南(7.8%)。此外,在已公布数据的28个省份中,共有15个省GDP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和山西两省增速与全国持平。
由于经济基数大、转型发展早,东部沿海省份的GDP增速,连续数年低于中西部省份,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部分省份如北京、上海,GDP增速一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2018年上半年情况看,经济增速“西高东低”的态势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西部省份中,有的仍然保持较快增速,如贵州省上半年经济增长10%,在已公布数字的省份中排名榜首。有的出现回落,如重庆市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6.5%,较去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6.8%的经济增速。
与西部省份的增速分化相比,东南沿海经济大省今年上半年整体表现稳健。福建、浙江、广东、江苏、上海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分别达到8.2%、7.6%、7.1%、7.0%和6.9%,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的经济增速已经连续18个季度保持在6.6%-7.1%的区间。
表现突出的中部地区,今年上半年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的经济增速分别达到9%、8.3%、7.8%、7.8%、7.8%,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肖金成表示,GDP增速的“高与低”,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快与慢”直接相关。部分省份对重化工业和资源性产品依赖度较高,在环境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业结构偏重是造成经济增速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