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晒教育账单。寒假即将来临,新一轮补习班“烧钱”的开始!趁着支付宝“年度晒账单”的当口,不少家长也晒出了自己的教育账单。
在年度账单的各类支出中,孩子的教育支出占比绝对少不了。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二课堂”: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段期间主要是以各类兴趣班为主;小学高年级段和初高中阶段以文化课辅导班为主。就算是孩子没有开始上幼儿园,各类“早教班”收费也是动辄过万。
零零碎碎算下来,几乎都是“三万起步,上不封顶!”
2016年3月发布《2016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者图谱》显示,38.6%的家庭每年家庭教育产品支出大于6000元,其中一线城市的家庭平均月教育产品支出大于1000元的比例为32.8%;新浪教育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中国家庭非常舍得在教育上花钱,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接近9成孩子上过辅导班。
除了补习班外,寒暑假的“研学游”也成为花费的大头,近年来兴起的“海外高校研学游”,动辄收费过3万,有家长坦言:“三个月工资撑不起孩子的一个假期”、“三年花掉一套首付”。
相对于孩子对课程的“钝感”,家长对于各类培训班的“痛感”却很强烈:每一门课外培训的背后,都是一张不菲的账单。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对于孩子的天分的挖掘,都是“宁可错报,不能耽搁”,生怕孩子会因此落后一步。这种对于教育的焦虑,不仅在家长之间传递,也在孩子中间传染。
面对着孩子高昂的课外辅导费用,一些较年轻的家长只好让老一辈来帮着承担。
疯狂的家长,辛苦的孩子,校外培训机构也成为了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学生总量下降,也就是说市场总量大幅度下降,但校外培训机构收入与入学人数却大幅度增长,这种悖论背后,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家长有钱了,二是家长孩子“都疯”了,全都在上辅导班。
学区房也成为了一些家长迈步过去的坎,“好学区”往往超越“上下班是否便利”、“小区环境”等条件。近日,深圳的朋友圈被一则“深圳学位紧急预警”的新闻刷屏。子女的教育问题,再次成为“深漂”是否能成为“深圳人”的重要考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相关机构对于课外辅导培训的监管趋严。虽然国家相关机构一直在采取措施降低课外辅导培训的热度,但课外辅导培训仍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