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 > 资讯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5G+AI双擎赋能工业“智造”高质量发展

2022-07-29 09:40:41 来源: 中华网 作者:
摘要:7月28日,以“数字赋智,协同创新”为主题的“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工业互联

7月28日,以“数字赋智,协同创新”为主题的“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推动“京津冀智造”,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和作用。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受邀出席并发表《5G+AI双擎赋能,共创工业互联“智造”未来》主题演讲,介绍了高通针对5G和AI技术在赋能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思考和布局,表达了继续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助力工业“智造”发展的愿景。

图为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孟樸表示,5G正式商用三周年以来,5G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数字底座。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速前行,5G+产业应用也在蓬勃发展。其中,5G正在深度赋能工业互联网行业,加速工业4.0的到来。在扎实雄厚的工业制造业基础支撑下,在"5G新基建"等政策的助推下,在本土广阔的应用场景的拓展下,工业互联网成为通信、大数据、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最典型应用模式之一。高通公司与合作伙伴一起见证并参与了5G在中国的规模化部署,共同推动了中国5G商用部署和行业应用由广及深,从本土到全球的跨越式发展。

谈到能够为工业制造带来“智变”的5G技术,孟樸强调,高频毫米波拥有其它频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带宽资源丰富,不仅能够提供极大的网络容量,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将网络时延降低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可以为工业互联网等垂直领域带来超可靠低时延的移动通信,对于释放5G全部潜能而言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孟樸表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石,5G和AI双引擎还将为更多企业和工业用例注入发展动力。高通也将继续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推动行业融合创新,包括拓展和深化与京津冀地区合作伙伴的合作,为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

以下为孟樸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论坛,感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邀请。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数字赋智,协同创新”,借此机会,我希望代表高通公司和各位分享,5G和AI双引擎将如何驱动工业互联“智造”未来。

当下,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动下,新十年创新周期正式开启,万物互联近在眼前,我们正快速迈向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多项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这一趋势——随着5G与高性能、低功耗计算以及终端侧AI的融合,越来越多的智能边缘终端可实时连接至云端。5G、AI和云的结合将成为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强大催化剂,开创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全新的服务,是万物智能相联和行业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我们迎来中国5G正式商用三周年。三年耕耘,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5G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数字底座。三年以来,中国5G商用发展交出一份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如今已初步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今年7月,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达到185.4万个,5G终端连接数已达4.55亿。伴随着5G网络建设的加速前行,5G+产业应用也在蓬勃发展。自去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以来,5G正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据统计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5G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其中,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其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三年并进,高通与合作伙伴一起见证并参与了5G在中国的规模化部署,共同推动了中国5G商用部署和行业应用由广及深,从本土到全球的跨越式发展。

5G时代,实体世界、数字世界与虚拟世界不断融合、日益紧密,使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也为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分析师预测,5G在2035年之前将为全球范围内带来13.1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而其中40%都将来自工业互联网相关的应用。经历了基于数字化变革的工业3.0时代,当前我们正在向工业4.0迈进,而工业4.0最重要的特点是互联,其核心在于连接。通过把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分享、汇总,就能够更加精准地分析,更有效地协调生产,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如今,5G正在深度赋能工业互联网行业,加速工业4.0的到来。

那么,当5G遇上工业互联网,哪些具体技术能够为工业制造带来“智变”呢?企业专网是一款量身定制的5G解决方案,有专属网络ID、独立架构、对移动边缘计算的支持,以及无缝回落到公共网络的性能,其优势在于,可以进行独立管理,有专属的资源和本地网络,企业可以在安全性上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在频谱方面,5G 能够支持许可频谱、免许可频谱和共享频谱;此外,还能够支持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的网络和定位等。在6月完成冻结的3GPP 5G R17标准为工业物联网场景注入了新发展动能,我们正在基于Rel-17带来的增强性能,与产业密切配合,将这些功能从设计发展为具体系统,推动工业互联智造变革。

5G低频和中频能够实现覆盖范围、容量和性能的平衡,而24GHz以上的高频毫米波拥有其它频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带宽资源丰富,不仅能够提供极大的网络容量,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将网络时延降低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可以为工业互联网等垂直领域带来超可靠低时延的移动通信,对于释放5G全部潜能而言至关重要。

具体到工业互联网领域,5G毫米波的优势在于:超大带宽,毫米波频段的带宽优势,可以满足大量数据传输的需要;超低时延,5G毫米波是5G空口时延小于1ms的有力保证,可以满足工业级应用的极低时延需求(如机械臂控制);有利于增强性能并降低干扰,适合工业互联网中的高密度连接需求;可靠连接,通过多个发射和接收点(multi-TRP)部署和协作多点(CoMP)机制,5G毫米波可实现超可靠低时延通信能力,在满足工业互联网高达99.9999%的可靠性要求的同时,保持毫秒级的时延;高精度定位,5G毫米波的超高时间分辨率和超高空间分辨率能够实现高精度(有望达到厘米级)实时定位,从而适应工业互联网多样化的需求。

在5G的赋能下,机器视觉、预测性维护、远程控制、智能物流等工业领域应用的价值已逐渐显现,例如,工厂设备接入5G网络后,管理人员可及时获取故障信息,并结合机器视觉、VR等实时处理技术,可以通过远程在线指导的方式解决很多现场问题;其次,5G网络可缩减工厂复杂线缆数量,不但能助力工业机器人设备利用5G专网随心所欲的移动,还将减少AGV与服务器之间不必要的链路消耗;再者,通过5G网络,工业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各个远端控制中心,这也必将产生更多的新应用。

与此同时,5G和AI、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融合正在成为大势所趋,这将为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制造转型带来飞跃式变革。举例来说,工业产品的瑕疵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有时仅靠传统的人工检测手段无法保证效率和准确率,所以很多企业正在用摄像头替代人眼进行质量的检测和瑕疵的识别。这个过程中,不但需要基于5G“大带宽”的特性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还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边缘侧或云端快速准确地对图像和视频进行视觉异常检测。

由此可见,5G能够很好地提供终端侧处理和感应架构,为自动化机械的计算机视觉(CV)和人工智能(AI)系统提供支持。此外,我们还能打造一个云端、边缘、终端三位一体的架构,解决边缘服务问题并提供更好的数据隐私保护。企业将利用智能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本地网络的实时分析,提供全新业务洞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提升自动化和控制水平。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石,5G和AI双引擎还将为更多企业和工业用例注入发展动力。相信在扎实雄厚的工业制造业基础支撑下,在"5G新基建"等政策的助推下,在本土广阔的应用场景的拓展下,工业互联网将成为通信、大数据、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最典型应用模式之一。高通也一直紧密地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探索工业互联“智造”未来的发展机遇,共同建设开放的移动创新生态。在中国,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基于高通的5G解决方案打造5G智慧工厂。2022年3月,我们还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了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端到端时间敏感的5G网络验证,以支持电网差动保护等业务,从而加速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的部署,赋能绿色电网。在北京,我们与小米、中科创达和京东方开展合作,共同拓展5G和移动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推动行业融合创新,包括拓展和深化与京津冀地区合作伙伴的合作,为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和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智相联,万物生。在5G的赋能之下,数以亿计的设备和基础设施日益智能化,并彼此高速连接,我们将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时代:在这里,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无缝融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将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也为产业创造出更多合作开放的广阔机遇。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合作伙伴站在一起,加强合作,共创工业互联“智造”未来,共同把握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的崭新机遇。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晨晚报网:http://huaxacaixun.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