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马文玥
李彦宏说,“未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宣称与 AI 无关”,马云说,“企业不围绕智能转型将会被淘汰”,马化腾说,“未来人工智能创造的产品将会达到几千亿的量级“......
这是来自9月17日BAT掌门人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发言,也印证了业界很多人的共识——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从2016的“人工智能元年”到2018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元年”,经过这几年技术及产业化浪潮的席卷,逐渐可以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经从一个新兴科技话题上升为宏观战略布局——连续两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场景化应用遍地开花、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钥匙”,人工智能技术究竟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近?在上海举办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共设计了AI+交通、金融、零售、健康、智造、教育、服务等七大主题,这也是目前人工之智能主要应用的细分垂直领域。
透过这些产业窗口看人工智能,我们对这一技术的印象也会更为清晰。
AI+交通
“AI+交通”主要实现的目标通俗来说是聪明的车+智能的路,车路协同,提高通行效率。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最值得期待的变化是“聪明的车”,即“自动驾驶”的应用进展。
今年七月,百度率先迈出国内高度自动化“无人驾驶”的第一步——L4级无人车“阿波龙”量产下线,并投入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等封闭园区使用。虽然目前L5级技术已经实现,但达到“技术成熟”走向“商用之路”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以及制度的推进。
从消费端来讲,目前“无人驾驶”主要依靠L2级部分自动化辅助驾驶来实现普及。包括特斯拉的自动变道和自动超车,以及最近频频亮相本田等车商广告的自动泊车技术。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安全员在“驾驶”无人巴士)
相比较而言,“智能的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今年9月6日,阿里巴巴公布车路协同感知基站;9月14日,百度宣布年底开源Apollo 车路协同方案。
这意味着,未来,通过车辆传感器、道路摄像头等帮助,就能实现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信息联通,相当于配备了一个开了“天眼”的交警,再将这些信息反馈给车辆以及红绿灯,能够改善道路拥堵、保障行车安全。
AI+金融
如果说“互联网+金融”影响更多是“渠道革命”,那么“AI+金融”的影响则一是产品,二是风控。让产品更加智慧,让风控更加安全。
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在数据积累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金融业务很多都是基于大数据展开的,大量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需要自动化和智能化来解放人力。
基于此,前端服务客户,人工智能可以作为“虚拟客服”的角色,实现批量个性化的精准金融产品推荐;在中台,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支持授信、各类金融交易和金融分析中的决策,弱化决策风险。
另外,人工智能中包含的生物识别系统(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最先让我们感受到大范围覆盖金融交易、保障交易安全——包括农行、建行、招行的“刷脸取钱”以及支付宝、部分基金、股票交易平台的“刷脸操作”等。
AI+零售
“AI+零售”是以数据为驱动,通过新科技发展和用户体验的升级,来改造零售业形态。
对消费者而言,购物是AI落地最广泛、应用最成熟的场景之一。淘宝等购物网站的“猜你喜欢”,利用数据分析做到精准推销,网站首页千人千面;自助扫码、指纹支付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操作选项。现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开始落地“24h无人便利店”、“送货到家的无人零售车/餐车”,开启更便捷、多元的零售方式。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自动“烹饪”熟食的零售设备)
对企业和商家而言,AI+零售可以提高供应和管理水平。一方面,利用精准的大数据基础,能够对重大的促销主题做出影响,并对商品价格、分类进行优化;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深度学习、生物识别等前沿技术的综合应用,“无人”模式将成为趋势——配货自动化、购物自主化,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成本以及节约时间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AI+教育
十年前,教育进入“多媒体化”,由“黑板粉笔”变成“PPT”,让“做作业”变成“做游戏”。现在,教育”智能化”,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AR/VR都被搬上了课堂。
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AI赋能教育行业并不陌生,尤其是英语教育。与AI英语老师一起学习精准发音?利用AI批改英语作文?这样的新型学习模式已经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目前,教育行业种子轮、天使轮、A轮的初创企业扎堆,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AI”撑腰,不断拓展在智能批改、智能陪练、语音测评、智能图书馆、咨询管理等应用的新场景,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一来提高“效率”、二来改变“效果”。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乒乓球陪练机器人)
AI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也会对一些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缺乏的农村、偏远地区形成有益补充,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
AI+服务
它是扫地机器人,是Siri和微软小冰,是能用手机远程操纵家中电器开关的智能管家,是酒店和医院大厅的问询机器人。“AI+服务”就是帮助人类达成一些目标、带来更好的生活状态,体现“人机交互、在你身边”。
事实上,人工智能可以提供的服务,展现的决策能力要比“助手”角色更为复杂、也更为强大。例如BAT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的智慧城市、政务云等项目。
一方面政府部门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开发机器深度学习系统,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智能咨询、智能引导、智能递送、智能预审等服务。另一方面,基于数学统计、算法等方向,为政府提供道路建设、城市规划、人口政策、产业经济等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AI+健康
今年上半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陆续在北京、上海,广东、河南、甘肃等各大省份顺利完成了自己在肿瘤切除、软组织微创、脊椎手术的首秀,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成果落地应用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得益于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的应用,AI在医学检验和诊断将变得更为高效、准确;配备专家系统和自动规划的手术机械臂,在医生的操作下,能够将轻微、不必要的人体颤抖过滤,并且能够上下、左右、540°转圈等高精度运动,大大超越了人手的极限。
让医生拥有“三头六臂”、“火眼金睛”、“第二大脑”将是可以想见的未来发展趋势。不过就目前深度学习能力而言,“AI+健康”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以辅助诊断、智能分诊等功能为主,尚不能取代医生作出诊疗决策。同时,医疗数据的深度开发利用、医疗数据分析成果转化等都有待探索。
随着AI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被应用于医疗领域,它将不仅应用于提升诊疗水平,还有医疗运行效率,包括智能康复设备、云端问诊、以及自助购药。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左边问诊右边取药的“一分钟诊所”)
AI+智造
机械臂、自动车和流水线背后,是精密复杂的智能制造系统设计。不止步于“无人车间”,智能制造正在延伸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现生产全程智能化。
通过智能控制让人和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实现有效交流,进化为协同有效的产业链整合;通过图像识别发现产品缺陷,再追溯到相应生产环节进行优化,完善质检环节。
“AI+智造”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解放了大量劳动力,辛苦的一线工人从此坐在电脑前,远程监控实现“白领化”操作。
目前,全行业都致力于打造工业互联网全生态系统,实现低功耗、快速响应、高效率、智能化的绿色制造场景,让机器自主学习、自主决策、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