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IT届

315特别策划|你的假简历 会被猎头一眼看穿

2019-03-15 10:11:00 来源: 搜狐 作者:
摘要: 原标题:315特别策划|你的假简历 会被猎头一眼看穿

搜狐科技 文/尹莉娜 编/马颖君
“清华大学MBA、建造师执业资格、大型股份有限公司高管经验……”,这

原标题:315特别策划|你的假简历 会被猎头一眼看穿

搜狐科技 文/尹莉娜 编/马颖君

“清华大学MBA、建造师执业资格、大型股份有限公司高管经验……”,这是杭州萧山一家上市公司通过猎头聘请的税后7万月薪的“高级人才”。 但这看起来金光熠熠的简历背后,却是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此人使用相同的伎俩先后3次成为了大型集团股份公司的高管,税后薪水均在3-7万之间。

尽管如此荒唐的造假案例并不多见,但日常生活中却不乏夸大工作经验的案例。大到闹得沸沸扬扬的阿里分公司P9女员工借“高管”之名宣传微商面膜,小到毕业季应届生在填写实习经验一栏时“小心思”,在简历上“动手脚”,似乎已经成为了求职过程中的“心照不宣”。网络上,“别人学历经验‘双造假’,面试不断;我老老实实写简历,无人问津”的段子也并不少见。

但是,你在简历上撒的谎,HR真的看不出来吗?

学历造假:“假的真不了,早晚要爆的。”

2019年开年,娱乐圈曝出的最大一个“瓜”就是翟天临的“学术门”事件。这场引起全民热议的学历造假风波以翟天临本人道歉,北影和清华两大院校取消其博士相关学位和资格的处理结果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近有“不识知网”翟天临,远有“打工皇帝”唐骏。2010年,曾担任过微软中国区总裁、盛大网络总裁,身价超过10亿的唐骏被曝出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博士的学历造假,真实学历来自于被疑似为“野鸡大学”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

学历作为求职者简历信息的“第一行”,是HR首先关注的关键信息。

搜狐科技前后采访了来自互联网、创投圈、金融圈、医药领域,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9位猎头和HR,几乎所有人都对搜狐科技表示,拿到简历后第一件事就是看应聘者简历上的时间线是否真实合理。像是“大学读3年”、“40岁读本科”这样的初级错误,“要么是成人高考,要么就是纯粹的造假。”

除了这些显眼的错误外,有些“刻意的隐瞒”也很难逃过招聘官的法眼。瑞邦咨询猎头总监Monica Mou说, “有人简历写得确实很泛泛,比如写了自己是某某大学毕业却不写专业,或者在入学时间上含糊其辞,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假的。”

“曾经有一位年龄很大的候选人面试人力总监的职位,简历上写的是1998年在山东大学的经管学院读人力资源专业。”但机缘巧合的是,Monica认识一个同专业的学妹,“她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这个专业是2000年之后才建的,这个人肯定是假的。”

实际上,2000年以后所有人员的学历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查询。这项措施的推行,也让学历造假的问题也被肃清了绝大部分。基本上在所有正规企业的招聘过程中,学历有问题的人都会被发现,“造假成本太大了。”

但有些时候,企业的招聘条件有些“苛刻”,也会更容易找到貌似符合条件的“简历造假者”,Monica分享了一个曾经经手的案例。她接触过一家IT企业,老板对职工的招聘就奉行“学历至上”的原则。“人力资源总监的职位,也必须是国外名校的高材生,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但这种转型可能性太小了”,但要求摆在那,还是要继续找,“后来还真找到了一个学校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形象气质各方面都特别好。”但是候选人的工作经历并不是特别突出,之前也是在大型的外资企业的branch机构做HR主管的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是老板还是把她招聘进来,就是看中她的学历背后反映的潜力。

“半年后,这个姑娘就离职了。工作上还是Hold不住,20多个人的团队也带不了。事后Monica得知是她是肄业,根本没拿到学位证书。仔细看,应聘者对于学历的描述有点细微的不正常,事后反思她在面试中谈到学历时眼神也有些飘忽。”

实际上,“学历造假”是很好分辨的。但更多时候,“做了功课”的求职者会藏地更为隐蔽,也有些人在“名校光环”下盛名难副。这种情况下,HR关于“细节”的追问就成为杀手锏。

“现在写论文,有可能是个study group(学习小组),尤其像是MBA。那里面有人全身心的投入,认真写作的,也有的人是跑江湖的。”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招聘总监Amy Liu对搜狐科技表示。

“这时候我会去问,你研究生是跟着哪个教授的?这个教授的某篇文章你看了吗?你们小组做了几页的论文,其中有几页是你完成的?这几页是你当时就特别想要的吗?还是说大家都不想要这一部分你就把这个担子担下来了?每一篇稿子是改了几遍?每一遍为什么?导师是因为什么给你打回来?每一次你觉得是升华呢,还是越改越不是那么回事儿?”

表面看起来,猎头是在听你吐槽被分到“难又不出彩”那部分任务时的遭遇,但她只是想打探你“愿不愿意做脏活累活”;猎头有时会化身为知心姐姐听你讲述在写作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但她只是想分辨你是“抄的,是混的,还是全身心投入的”;看上去猎头是在关心你,听你聊人生,聊理想,但是她只是想知道你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话。或许你还想把假故事讲的更完美一点,但实际上尝试全方位编造简历是种成效比较低的操作,在猎头们一番“连珠炮”似的提问下,造假者的“表情管理”恐怕都是大问题。

但其实,大部分没有造假的应聘者也不需要太紧张,因为坐在你面前的招聘官也可能对他所提问的问题也只是一知半解。“比如什么大分子、小分子的医学专业知识,我哪里懂?学校里老师的论文,我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研究。我说的信息也都是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的,但是候选人是神色慌张、言辞混乱,还是顺着我补充更多细节或者立刻纠正我的错误,这些都是一眼就可以判断出来的。”

经验造假:“没吃过猪肉,也要打听一下它的味道”

比起学历造假,工作经验上的造假会更加难以察觉,为了分辨经历造假,有些跨国公司的猎头甚至还会参加FBI相关的侦查能力培训。“像是从专员升职到总监,但是在简历里只体现总监职位的”、简历里只写“管理人员”四字而不写具体职位职称的,这些都是猎头眼中一眼就能识破的小把戏。也有些人为了让简历好看,会在简历上延长工作时间,就是为了不断档。

但大多数HR却不这么看,“现在的年轻人裸辞的概率很大,辞职后的两三个月出去旅旅游、散散心,思考一下人生,都是很正常的。真正生活中,‘无缝衔接’反而是少数。”Monica说,除此之外,她还在自己的公众号“正经猎头木姐”上分享了更多关于求职的小技巧。

实际上,经验造假的典型,就是套用上司的经验和职位去应聘,这也是在HR眼中“很严重的造假”。有着13年互联网行业人力资源从业经验的猎头Mike Wang对搜狐科技表示,“有些人会认为,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候选人,在面试过程中对经验和心得体会这些所有我抛出的问题都对答如流,但总感觉像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后来我和朋友聊到了这家公司,才发现这个候选人宣称自己在前公司职位上其实另有其人,他是套用了领导的信息。据说他在离职前特意请领导喝酒,还‘虚心’请教了领导很多业务上的经验、体会,抓住人性中好为人师的特点,把领导唬得团团转。”

其实,见别人做过和自己亲自动手做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参与的人虽然能见到一版接着一版的成果更迭,但只有主导的人才能知道具体的思路转变过程。真聘创始合伙人许懿琦说:“比如产品经理吧,我就会问他,是怎么推翻自己原来的想法,重建自己的思考的,其实也是一步步关于细节的追问。”因为你当初舍弃的不成熟的小想法、遇到的来自领导和下属的压力和阻碍,整个项目推进下来的心路历程,这些都是很难和同事分享的。毕竟,流程是从1到60,原型是从0到1。”

但在实际工作中,团队协作的成果,也很难泾渭分明的分清。有一些招聘官对待夸大工作经验的行为相对更加地宽容。“我不太偏向于用‘造假’这样的词来形容候选人,”某个互联网圈的资深猎头表示:“我会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不会让她误解成另外的样子。”

除此之外,有些简历上的夸大也会因为太过夸张而成为荒唐的笑话。同样,Spring Professional财务与人力资源总监Selena Lu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她曾经面试过一家颇有名气的互联网公司的“CFO”,但这位“CFO”的薪资远远低于和市面上的CFO的薪资水平。面试的时候Selena也是直截了当地询问,最后才知道“他是在CFO空缺的时候做了财务的‘头儿’,中文是财务总监,但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代行了CFO的职位,所以也把英文写成了CFO。”

其实谈到头衔造假,有些公司对内对外的“两幅面孔”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造假”。“在公司内部是普通的基层员工,对外被叫作 ‘王总’也欣然接受。”

“但有时候也行业属性的原因,头衔分级和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就像每个搞金融的出来都说自己是副总裁(VP)一样。”Selena解释道。投资圈的职级从分析师(Analyst)开始,往上依次是副总裁(VP)、执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和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所以“副总裁”要比“总经理”还低2个职级。

其实做人力资源工作久了的话,就会知道一般行业、职位都有一个确定的薪资标准,不会有虚高的情况。“一般的中层都差不了三五千块钱的。”

除了经验有“水分”可挤外,简历中体现的薪资待遇也通常会比实际情况有所上浮。但上一家公司银行流水就能够击破绝大多数谎言了。实际上一个工作年限较长的猎头或HR,都会知道一般行业、职位都有一个确定的薪资标准,不会有虚高的情况。“一般的中层都差不了三五千块钱的。”

背景调查:“没有人的背调是十全十美的。”

“通常我们不需要调查,一旦到了调查的这一步,说明这个人一般是有问题的。”而且一般经过调查之后,“几乎没有人背调是十全十美的。而且在严格的背调之后,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经历改动也会让企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了高管的招聘中。

担任人力资源高级经理的Iker Li曾经面试过一个资深人士,企业和面试者双方一拍即合,在已经发放Offer后领导主动向团队提到了这个候选人。巧合的是,团队中有人和这位候选人有过短暂的同事关系,但是那段关系并没有出现在候选人的简历中。

“这位候选人在之前公司有总共七、八年的经历。在公司工作5年时,他想换一个环境,所以去到一家新公司,也就是在这家公司时和团队中的同事有的不长的交集。但是后来因为对新公司种种不适应,这位候选人只在新公司工作了2个月就回到了原来的公司。先前的公司的领导顾及情面,给员工开了一个8年左右的简历(但实际上只能开后段2-3年)。”

后来这家招聘的企业就把offer撤了,“真的很可惜,但是触及到了诚信的红线”。

“但是如果他主动承认了这2个月的短暂经历,你觉得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呢?”Iker问搜狐科技的记者。

“其实,如果直接和雇主讲实情,反倒会是加分项,这时你在把你的小秘密给他看。这种暴露缺点的坦诚反而会让招聘官看到了候选人的诚实,增加了信任。”Iker自己回答。

同样,许懿琦也有同感:“比如你是阿里某项外包业务的员工,在面试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讲,‘当时我是很看重这个项目的机会,工作内容也很吸引我,但是阿里巴巴用人只有这种形式。当时我也加入了,也接受了。所以我不是阿里巴巴的正式员工,是阿里巴巴的第三方。”可能作为“敲门砖“的简历写得稍显夸大和隐瞒,但应聘者的主动澄清永远都是弥补的唯一方法。

除了通过传统的背调方式获得寻找同事、上下级的评价外,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隐私都暴露在外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职场类社交网站、APP上的信息,个人ID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以及猎头们多年来经营的错综复杂的人脉网,获得公司内幕、企业八卦、小道消息都不是难事。“这些信息不仅能让我们对候选人形成初步的判断,甚至还能牵引出更多有关候选人的‘秘密’。”

一位接受采访的猎头向搜狐科技讲述了一个让她印象颇深的案例。当时的面试者是个“面霸”,工作经验、形象气质各方面都很符合,回答问题时也应对自如。但是应聘的职位是财务总监,和钱相关,所以背景要十分干净。除了近2-3份工作的上下级和平级的调查,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核实。

“后来我们把候选人的手机号和微信号分别在网上进行了搜索,发现她同时用手机号和QQ号注册了两个微信。”通过手机号注册的微信朋友圈看起来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职场人,但是另外一个通过QQ号注册的微信小号却在开微商,卖情趣用品。“这个职业是否光辉暂且不论,她的第二职业是不是会影响到她的正常工作,这肯定要打一个问号的。”

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位待遇而对简历有所修饰,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对自身经历的造假和隐瞒却永远都不会光彩。翟天临至今仍有6部电视剧未播,演艺事业前途未卜,“打工皇帝”唐骏即使曾经是“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但在学历造假后跌落神坛后,至今也未能恢复当年的荣光。

实际上,除了被曝光的少数人外,可能大多数的学历造假者还“安稳”地坐在现有的职位上。但随着信息时代、信用社会的逐步推行,造假的代价也许会不只是失去工作这么简单。即使你在入职前躲过了HR的层层盘问和信息时代无孔不入的个人信息暴露,你在某个瞬间的神情躲闪、支支吾吾也会让你原形毕露。

(搜狐科技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京晨晚报网:http://huaxacaixun.com/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联系邮箱:xinxifankuui@163.com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