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杨锦
“华为P30 Pro简直相当于1台望远镜+1台显微镜+1台夜视仪+1台三脚架再乘以人工智能的集合体。”4月11日,华为P30系列中国发布会之后,某业内人士在个人社交网络上写道。
2019年3月26日,华为P30系列产品全球发布。4月11日,华为P30系列机型正式与国内用户见面。作为华为新一代旗舰,P30系列延续P系列在影像方面的优秀表现,尤其是配备超感光徕卡四摄的华为P30 Pro再次刷新消费者对手机拍照的认知。
华为P30 Pro超感光徕卡四摄包含一枚4000万像素的超感光镜头、一枚20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一枚800万大像素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和一枚ToF摄像头。
不同于传统手机的传感器,华为P30系列全新色彩滤镜阵列设计将更多光线融入像素,RYYB超感光传感器,用黄色像素替换传统RGGB传感器中的绿色像素,黄色像素可以同时接收红光能量以及绿光能量,进光量提升40%。
此外,借助超感光传感器、独立ISP和超感光AI图像引擎,华为P30 Pro最高感光度可达ISO409600,能够让暗光场景细节更丰富,夜景画质更清晰明锐。
简单的说,它能把夜景拍得比人眼看得更明亮、清晰,能把远景拍得如在眼前,也能把人像拍得“焦外虚化”。凭借优秀的拍照功能,这款手机获得了摄影界的“奥斯卡”大奖——世界影像技术新闻协会 “年度最佳拍摄手机”奖。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从模拟人眼到超越人眼,影像科技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华为作为手机摄影的引领者,推动手机摄影硬件的不断革新,与消费者一同见证未来影像时代的到来。”
从屠榜到霸榜DxO Mark
2018年3月,刚刚在法国巴黎发布的华为P20 Pro和P20手机,首次超越三星S9+,分别拿下了拍照测评机构DxO Mark手机榜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此后,从P20 Pro到华为Mate 20 Pro,再到刚刚在国内发布的P30 Pro,华为旗舰开始稳坐DxO榜单首位。
如今,在DxO排名前四位中,前三款均来自华为,这还是因为华为P30没有参加的缘故,否则前四名可能都被华为霸占。
4月11日的华为P30系列中国发布会上,余承东笑称,“不谦虚的说,未来能超越我们的,可能只有我们自己了。”
从零到六十分相对容易,从六十分提升到八十分也不算太难,但从八十分、九十分再往上提,每进一寸无疑都是一寸的突破,而在影像方面已经相当出色的华为手机,似乎总能轻易刷新自己的极限值。
而众所周知,2012年,华为终端才正式转型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从零到屠榜再到连续霸榜,华为手机如何在短短几年里登顶智能手机头部厂商、成为“手机影像大师”?
用经典成就经典
2016年4月6日在伦敦发布P9,是华为和徕卡首次“走在了一起”。一个是昂贵和品质的代名词,一个是彼时发展迅猛的中国品牌手机厂商,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回忆起当初与徕卡的合作时称,“他们一见面就有了化学反应”。
华为P9
当时,手机的照相功能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华为手机想要在高端市场竖起大旗,相机功能的表现是绕不过去的。华为开始关注手机照相的本质,思考如何让手机复制胶片时代哪些伟大的照片,于是,华为想到了徕卡。
而作为百年经典的徕卡,面对越来越多的照片图像来自于智能手机,内心恐怕很难不起涟漪。“徕卡在寻找,华为在敲门”,经过几轮见面、互动之后,2014年,双方牵手成功。
双方的合作并不像外界想象的你买我的技术或者我给你调试下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是华为手机在摄影摄像方面的布局与深耕。
一开始,华为和徕卡就共同成立了技术专家组,主攻光学设计和图像质量。之后,华为“2012实验室”的工程技术专家也前来助攻,最终打造出了第一代真正拥有徕卡品质镜头的P9/P9 plus,加持徕卡黑白双摄的P9系列也成功收割了“人像摄影大师”的美名。
这之后,P10系列以徕卡双摄在人像摄影上继续迭进,Mate 10 Pro徕卡SUMMILUX-H双镜头不断提升,华为P20 Pro和Mate 20 Pro的徕卡三摄带来纵身一跃,至华为P30,则让用户提前体验到“未来影像”。
从产品上而言,徕卡对镜片模组的超高技术标准和要求,促成华为手机影像方面的提升。从品牌上而言,堪比“奢侈品”的徕卡,无疑也助推了华为手机的高端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溢价。以经典成就经典,如今,华为P30 Pro随手一拍,便是德味儿十足的“艺术”影像。
某种程度上而言,徕卡成就了华为手机,华为也促成了与徕卡的相生相长,年销量2亿台左右(2018年数据)的华为手机,让徕卡完成了从相机时代到智能手机时代的新生。
2000年9月,世界上第一款配备摄像头的手机——夏普J-SH04诞生,这款手机的摄像头像素仅有11W像素,连打印一寸照片的像素都不够。
如今,手机照相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朦胧画质到广角、长焦、银河星空随手拍,从普通摄影到未来影像,品牌厂商的不断探索和极致追求,正在刷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搜狐科技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